Hannibal Lector
First principles, Clarice. Simplicity.
David Hilbert
Wir müssen wissen.
Wir werden wissen.
John Maynard Keynes
...the sound principle is to take the most generous course.
欢迎来到任氏有无轩

藏书 | 读书 | 博客 | 维客 | 资源

藏书

截止2025年07月09日,任氏有无轩藏书1,820册,约724,621页,483,369千字。

最新(2025年07月07日)收录的书籍是奥地利作者布洛赫的《维吉尔之死》

浏览藏书
读书

陆陆续续,本轩主人读了185本书,写了220篇读书笔记。

最新(2025年05月14日)发表的书评是《《绣谷春容》是本怎样的书?》,评点的书籍是《绣谷春容(上)》

浏览书评
博客

博客是斑竹书写小型文字的地方。据不完全统计,斑竹写了1,752篇博客,收获1,434个评论。

最新的博客发布于2025年07月04日,题为《参议院之魂》

前往博客
维客

维客是斑竹成系统写作的地方,也是未来有可能有最终产出的地方。

推荐项目有:《911调查委员会报告》《上帝创造了整数》《这本书叫什么?》等。

前往维客
手气不错

随意走走,与书结缘

认识版主

Leader, Learner, Enabler

Cross Fields Management

园区级别招商和开发、电子制造服务业(EMS)全产业链、工业房地产全产业链、国际学校管理和运营、管理顾问等。
大型团队管理、运营、IT、市场等领域有极为丰富的经验。
目前,属于自由职业。

Work-Live-Play

藏书、读书、编程。翻译并出版了九本书籍,涵盖心理、历史、传记、科学等多个领域。
爱听音乐,爱看电影。不养宠物。
爱去有人文历史内容的地方旅行。

Happily Married

1999年结婚。长居苏州。
育有一子,还在读书。

斑竹标准照
翻译出版的书籍
缠绕的意念
凯恩斯传
日本权力结构之谜
帝国与蛮族
对冲
谁是下一个乔布斯
数据安全实操指南
搜索:开启智能时代的新引擎
Phrases with value, insights

QOTD

Words that inspire and educate

WOTD

Word of The Day

(.)

关注“老任随便聊”订阅号
发送WOTD获得每日一单词。

常常回到自己的过去,是衰老的表现

今日写作2篇

18年前的今日 33次浏览
防沉迷令说明什么?

今天一早起来,看到这样一条[新闻](http://www.cnbeta.com/articles/30484.htm):中国马上要推出在线游戏防沉迷令。 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,姑且先不论这个法律本身有多少漏洞,这个法律推出的本身就证明,在中国,只有你没有想到、或者想到后不愿写出来的法律,而没有写不出来的法律; 第二个反应是,网游群体毕竟还是弱势群体,他们无法去游说政府;他们的资金都投入到了购买装备中,请不起律师来游走于常委会中; <!--more--> 第三个反应是,网游被“防沉迷”是因为它的归属太简单,不存在部门间利益分配、牵扯的问题。所以,一个能被称为王道的网游应该想办法把自己的归属搞的再复杂一些。怎么着也要牵涉个公安、文化、信息、广电、环保、社保、城管(一定要有城管)、医疗卫生、教育、人事……进去,这样一来,在法律酝酿的过程中,就可以将其扼杀在分赃不均的襁褓之中。 第四个反应是,对防沉迷令之后,是否会产生网游公司收入降低的问题,我觉得这个问题本身就没有问到点子上。 首先,网游公司可以更快的升级其道具系统。比如,一把刀可以分为右撇子专用和左撇子专用,穿的衣服要时装化,冬衣夏穿或夏衣冬穿都会对属性产生属性值的影响,在战斗、任务中将加快游戏点数的消耗…… 其次,对于国家来说,它既然已经有别的更好的提款机,那么这个提款机出不出钱,出多少钱也就无所谓了。 第五,下一步,我的大胆推测是游戏本身防沉迷的要求。我个人认为,象“跑跑卡丁车”游戏本身就带有了很好的防沉迷因素。因此,这样的游戏设计值得大家借鉴。 第六,暂时还没有想到。 一个产业,对社会产生了如此的影响,不加以严厉的控制是8行的。 ——其实,这才是我想说的。

9年前的今日 107次浏览
凯恩斯大战哈耶克

趁着去深圳出差,看完了[《凯恩斯大战哈耶克》](https://rsywx.net/books/01858.html)。之所以看这本书的原因也很简单:我个人的第二本译作[《凯恩斯传:一个利他主义者的七面人生》](https://rsywx.net/books/01855.html)出版后,我一直受邀参加读书会和大家分享我的译作。在不同的场合,提问环节中都会有人问:有没有讲到哈耶克?你怎么评价这两个人? <!--more--> ![](https://blog.rsywx.net/wp-content/uploads/2016/07/01858.jpg) 所以,我觉得如果我不去看看有关哈耶克的书恐怕有点说不过去了。 这两个人都是了不起的经济学家。但是,对待同一个现象(“经济”)两人的看法截然不同。 - 凯恩斯从《通论》开始就开创性地引入了宏观经济;而哈耶克还是从微观经济入手。 - 凯恩斯主张大政府的干预;哈耶克出于对极权政府的害怕而极力反对政府干预,而主张自由化经济。 - 凯恩斯的经济从上而下,可以说是演绎法;哈耶克的经济从下而上,可以说是归纳法。 - 两人各领风骚。这场延续了80年的“争斗”还没有结束,也不会结束。 - 凯恩斯来自孤岛,周围是海洋,出身高贵,获封爵士,英年早逝;哈耶克来自大陆,出身略微比凯恩斯低一些,获得诺贝尔奖,长寿而终。 但是,争斗也许早就结束了。在我看来,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更令人倾佩,也是更高屋建瓴的。 从微观出发有好处,因为所讨论的东西十分实在,社会和生活中有大量的实例,所以可以找到一些感觉会有关联的指标,(如今更可以)在大数据的帮助下很快地找到相关性,总结模式得出结论发表文章了。 而从宏观出发就不那么直截了当。你需要找出(甚至创造出)那个或者那几个对研究经济有着决定性的基础指标(比如GDP之类的),然后从上到下将其分解成为一些小的指标,然后去收集数据,分析各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。这个分解的过程很不好搞——因为往往没有先例可循。 ========= 那么我们又如何看待这将近一个世纪以来的风水轮换?其实,这又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? 人在穷困潦倒的时候,总是会抱团,于是要求有政府;人在富足安康之后,总是会脱团(或者只成立极为封闭的小团队)。这样的情形,在当今中国已经很明显了。 当然,在任何时候有一些最基本的东西是不能没有的。比如说,任何经济发展都需要劳动力,所以要鼓励多生娃。这样的伎俩加上“考虑到人口老龄化,子女负担等事实”的帽子,就好像说服了自己,目的不是为了搞出多一些劳动力的本质了。 凯恩斯和哈耶克的斗争还将继续,但是其本质并没有那么复杂,也确实和经济无关。

2025年07曰09日,18时30分

现在天气

寒山寺

苏州,寒山寺
多云,气温31°,体感温度31°。
东风,风力4级。相对湿度72。

提供者:QWeather